光伏制造一直是民企的天下。央國企和地方國資縱使涉足,也多以產業投資的方式參與,比如三峽新能源、珠海華發、浙能電力等等。國企之所以很少親自下場,無非是光伏制造業本質上還是制造業,說到底是一個比較辛苦、周期性強、波動劇烈的行業,雖然有的年景很賺錢。
在趕碳號看來,如果用“長期、穩健、可持續”這些標準來評價一門生意好壞的話,那么在當下,從事光伏制造應該不如直接持有光伏電站資產——當然,后者對于企業的財務實力、資金成本、與電網企業的合作關系等各方面,要求都會更高。
今天,趕碳號帶您了解一家低調的實力央企——它以“材料”為紐帶,幾乎布局了整個光伏產業鏈。
中國建材集團
趕碳號今天介紹的這家跨界光伏的央企就是中國建材。一直專注在材料領域的中國建材,其研發能力和市場運作能力有目共睹——迄今為止已連續十二年穩居全球建材行業老大,旗下每家公司幾乎都是細分行業的翹楚:
中國巨石在玻璃纖維行業排名第一;中材科技風機葉片出貨量為行業老大;天山股份在去年營收超過海螺水泥;中復神鷹在國內碳纖維產量位列第二;公司在玻璃制造行業排名第四……
在光伏領域,中國建材集團也已經把李河君、施正榮兩位大佬沒有做出來的薄膜電池干出來了,且在HJT和TOPCon兩大技術路線均已布局。
01
薄膜電池,轉化效率創紀錄
光伏一代梟雄李河君與他的薄膜電池
在2023SNEC展會,晶硅電池百花爭艷、大放異彩。在晶硅電池的包圍中,也有異類——薄膜電池。這就是中國建材集團帶來的新產品。
提起薄膜電池,人們最容易起到的是光伏史上的兩位首富:李河君與施正榮。
2011年美國發起對中國光伏企業的“雙反調查”,光伏大佬都憂心忡忡,唯獨李河君云淡風輕。因李河君和他的漢能集團做的是薄膜電池,不在“雙反調查”之內。但是后來漢能倒了,李河君被抓,薄膜電池再無消息。因為李河君和漢能的劣跡,薄膜電池被貼上了“不靠譜”的標簽。
另外一位致力于薄膜電池的梟雄——施正榮,早年在澳大利亞南威爾士大學攻讀博士學位時,研究方向就是薄膜電池。但是他回國創業后卻從事的是晶硅電池。他的選擇也讓行業內對薄膜電池充滿質疑。
碲化鎘薄膜組件;來源:First solar官網
事實上,薄膜電池是已經被市場證明了的、有商業價值和商業前景的前沿產品。美國太陽能制造商First solar是目前全球碲化鎘薄膜(CdTe)電池的第一大制造商。First solar是美國第一大光伏制造商,也是唯一一個長期位列全球出貨量前十的美國光伏企業。
可能是因為中國晶硅電池太發達,亦或因為李河君、施正榮兩位光伏大佬對薄膜電池產業的負面影響,薄膜電池在中國沒有發展起來。
中建材碲化鎘發電玻璃?
但是中國建材集團的薄膜電池有可能改變這一局面。今年5月16日,中國建材集團所屬邯鄲中建材碲化鎘發電玻璃單片功率突破331W,轉化效率達到17.25%,創造了我國大面積(1.92平方米)碲化鎘發電玻璃轉化效率最新紀錄。
在SNEC展上,其展出了碲化鎘光伏巖瓦菱形系列產品,用BIPV的形式將多款大面積碲化鎘發電玻璃融入展臺設計之中,打造實用場景,更好地展現了大面積碲化鎘發電玻璃的建材屬性。
17.25%的轉換效率以及實用性的設計,讓碲化鎘薄膜太陽能電池有了很好的商業空間。
除碲化鎘外,在薄膜電池方面中國建材集團還有銅銦鎵硒(CIGS)光伏電池。今年5月11日,美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(NREL)獨立證實,凱盛科技集團旗下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總院所屬德國Avancis公司生產的30x30平方厘米銅銦鎵硒(CIGS)太陽能電池組件的光電轉換效率,達到20.3%,再次刷新世界紀錄。
02
HJT和TOPCon都想要
中建材浚鑫組件生產線
中建材對光伏電池的興趣,不僅是柔性電池,還包括晶硅電池,且同時在HJT(異質結)和TOPCon兩大技術路線布局。晶硅電池主要由中建材浚鑫負責。
在HJT方面,今1月27日,中建材高效HJT電池項目開工儀式在江陰臨港開發區舉行。該項目由中建材(江陰)光電材料科技有限公司(簡稱“中建材光電”,是中建材浚鑫科技有限公司的子公司)投建,總投資50億元,一期項目投資18億元,預計2023年8月投產。
TOPCon方面:去年皇氏集團公告:中建材浚鑫擬于2022年至2025年期間向皇氏綠能采購不低于6GW的TOPCon電池片,且每年采購量不低于1GW。
中建材浚鑫官網這樣介紹自己:其是中國建材集團旗下新能源板塊旗艦企業,迄今為止,累計超過10GW的中建材浚鑫太陽能產品已在58個國家和地區得到廣泛應用。在中國建材的支持下,中建材浚鑫還提供全球EPC服務和項目融資。目前,中建材浚鑫太陽能組件全球產能為2.5GW,在國內和泰國共設有5家制造工廠,并于2021年投資30億元建設5GW異質結電池工廠。中建材浚鑫為全球客戶提供高品質的產品和專業的服務。
但是,中國建材集團顯然并沒有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,晶硅電池方面除了親自打造中建材浚鑫之外,還對外投資光伏產業。
今年HJT黑馬華晟新能源完成超20億元B輪融資。這輪融資就是由中建材新材料基金領投。
03
材料為紐帶的光伏全產業鏈布局
不僅是薄膜電池、晶硅電池外,其實中建材布局了整個光伏產業鏈。
比如光伏輔材玻璃:中建材集團旗下子公司凱盛新能(曾用名:洛陽玻璃)主要營收來源就是光伏用封裝玻璃。2022年末,公司在產光伏玻璃原片產能4650噸/日,同比增加116.28%。全年光伏玻璃累計銷量超2億平方米,同比增加80%以上。
來自凱盛新能2022年年報;單位:元
比如坩堝:上市公司凱盛科技應用材料主要圍繞鋯、硅、鈦三種元素。合成法制備的高純二氧化硅,可以應用于電子級硅溶膠、電子封裝材料、半導體器件、光伏坩堝等。
去年,凱盛新能接受了凱盛科技集團的委托,托管了一攬子光伏股權,其中包括成都中建材55%股權、瑞昌中建材45%股權及凱盛光伏60%股權。每一家子公司又是一塊單獨的光伏資產、光伏業務。
因此,中建材認為自己是“目前全球唯一一家太陽能全產業鏈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”。
公司這樣介紹自身光伏版圖:
“橫向上從研發(晶硅、碲化鎘、銅銦鎵硒)、智能裝備制造(智能機器人、MES等)、智能設計(BIM)、智能建造(光伏工廠、光伏電站等)、智能運維和管理,實現全過程智能化貫穿。
縱向上面,擁有光伏玻璃基礎材料、晶硅、薄膜(碲化鎘CdTe、銅銦鎵硒CIGS)等光伏產品相關技術的自主知識產權以及地面電站、光伏建筑一體化(BIPV)、智能光伏交通、智能光伏扶貧等一系列示范應用”。
后記
中國建材集團雖然在光伏行業的布局非常廣泛,碲化鎘、銅銦鎵硒等薄膜電池、晶硅電池均分散在集團旗下不同產業平臺,光伏應用以及運維,同樣分屬于不同主體。趕碳號假設,中國建材如果把旗下光伏資產打包到一起,將完全有可能孵化出一顆璀璨的光伏新星。
能源結構轉型的大時代,千軍萬馬干光伏,但方式方法各有千秋。
比如,傳統家電企業創維,發揮自身渠道優勢與營銷特長,10萬大軍,讓農村戶用光伏像家電下鄉一樣全面滲透農村市場,業務體量翻倍式增長。而中國建材,則充分發揮了自身在“材料”領域的產業優勢與研發特長,與光伏產業深入結合,闖出一片大藍海。